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科学育儿 >> 育儿知识 >> 浏览文章

父母一句“没关系”,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你知道吗?

标签:

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闹矛盾,出于种种原因,有些家长会用“没关系”来教育(打发)孩子。但是家长简单的“没关系”,往往忽视了孩子的“诉求”,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非常深远的负面影响!


1.胆小懦弱


孩子在一起玩,经常会发生孩子的玩具被抢了,或者食物被别人拿走吃了的事情。这时,很多孩子会第一次时间求助家长,而如果家长只是说了“没关系”,就是在损害孩子的权益。


东西是我的,为什么别人不经过同意就可以吃?


孩子的利益受到了侵犯,东西被别人抢走了,家长的“没关系”,也就在暗示,别人欺负你,你就得忍着。这是对孩子很不利的:一个不懂得保护自己利益的孩子,在以后很容易形成懦弱和胆小的性格。


简简单单的三个字“没关系”,会造成一个十分消极的影响,那就是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形成走向极端——过度容忍,内向懦弱。


家长或许以为,孩子之间的玩闹不是大事,过去也就过去了,于是随便应一声“没关系”,或者引导孩子自己说出“没关系”。可是,家长却没有想过,孩子对“没关系”这三个字很有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解读:


妈妈说没关系,哦,原来这种事不重要,以后可以不用告诉妈妈。


如果孩子最终是这样理解问题的,那么,在未来的日子里,当他/她的切身利益真的遭受损害时,家长可能自始至终都不得而知,而起因就是你无意识地忽略孩子的心理诉求。


我被欺负了,爸爸妈妈都说没关系,还反过来指责我,哼,以后再也不告诉你们了。


2.脾气暴躁


如果孩子的利益被侵犯,向家长求助,却得到不痛不痒的“没关系”;那么,孩子就可能会被迫“强大”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保护自己。


而孩子们让自己强大的方式,大多是发脾气或者打人。


朋友家的女儿,以前是一个特别温顺的女孩,还很有礼貌,而现在性情大变;用朋友的话说“变了一个人”,特别喜欢发脾气,有时还喜欢动手。其实原因很简单。女儿四岁的时候,他们搬到了一个新的小区,只要有小朋友去她家玩,不管是谁喜欢女儿的玩具,她都是大方地送给别人。她希望通过这个方式,让女儿尽快交到一些好朋友。面对女儿的哭闹,她经常说:“没关系,她们都是你的好朋友。”


她用“没关系”来忽视孩子的拒绝和内心的崩溃,于是,孩子就用“发脾气”的盔甲来保护自己。


3.讨好型人格


不管是自己的东西被抢了,还是自己被打了,或者是被迫分享,家长一再说“没关系”,言下之意就是,别人想要的时候,你就要满足别人。


然而,牺牲自己的感受,掩埋自己的意愿,一味去迎合别人,很容易造成孩子讨好型的人格。


蒋方舟作客《奇葩大会》,在节目中她表示:当别人的某个观点说错的时候,她也不会提出异议,甚至还会夸奖别人说得好,再来一段。和亲密的爱人生气吵架,对方一再打电话来,她就是说不出“你不要再打了,再打我就生气”的话。她这样一再委屈自己,迎合别人,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是有关的。


七岁写书,九岁出书,一直都是和一些比她年纪大的人共事、做节目;被输入的信息就是,你要谦虚,少说话,因为他们都比你年长,比你懂得多。


所以别人说什么都没有关系,你听着就好。




家长应该怎么做



-1-尊重孩子的意愿


孩子三岁的时候,自我意识开始萌发,会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,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,接纳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。


有一次,带儿子下楼骑自行车。骑了一会,他就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了。这时,一个小朋友过来要骑他的车,我想着反正他这会儿也不骑,给别人骑一下也没有关系,就想借给他骑。可是,他看到后特别生气,一再强调“这是我的自行车”。


于是,我尊重他的选择,也告诉那个小朋友,你要玩得经过主人的同意。同时,我也和儿子说,分享就是得到,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分出去,也可以得到别人多余的。

后来,儿子坚持不分享。


我也没有强迫他,毕竟自行车刚买回来不久,对于他来说,是特别珍惜的东西。



-2-允许孩子拒绝


让孩子学会说“不”,注重自己的感受,不必迎合任何人,这样才不会成长为一个“讨好型”的人。


每次出门,儿子都会拿一两个玩具,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。有一次出门,他拿着的是一辆合金越野车,那是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。遇见了熟悉的小朋友,大家像往常一样,想和他交换玩具,可是他却把越野车藏在身后,露出很为难的表情。


于是,我走过去告诉他,如果不想交换,你可以拒绝,告诉小朋友说“我不想交换”。

适当的拒绝,让孩子遵从内心的想法,这样对成长也是有益的。


-3-用行动支持孩子



当别人欺负了我们的孩子,抢走了孩子的东西,他们哭了闹了,这说明他们是在意这件事,觉得是一件“有关系”的大事。这时,我们可以拥抱着孩子,温柔地告诉他们:“不要哭,你可以把它拿回来的(让他和你道歉)”。


前不久,我们去看桃花,丫头捡了很多桃花,放在一个塑料袋里。可是,她一转身的功夫,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,就把袋子拿走了。丫头求救一般地看着我,她十岁了,不是怕那个比自己年龄小的妹妹,而是不好意思。后来,我选择陪丫头一起走过去,要回了她的袋子。丫头搂着我,给我一个微笑。


我庆幸自己陪着她,支持她保护自己的利益,而没有随意说出“没关系,这儿的桃花多得是。”


最好的父母,是把孩子的“没关系”当成“有关系”。爱从来不在于你替孩子做了多大的事,而是在稀疏平常的事上,密密麻麻铺着对孩子的爱。聪明的父母,会让孩子成为自己,而不是长成别人喜欢的模样。


服务热线

400-690-1698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