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资讯新闻 >> 行业动态 >> 浏览文章

秋季宝宝爱咳嗽,止咳不如治咳!(内含小儿推拿手法)

标签:

推拿和止咳药的区别️ 

止咳药的原理是麻痹肺部神经末梢减少痰

对肺的刺激而止咳!

推拿是把肺里的痰向外排的一个过程。

推拿后若发现孩子咳嗽加剧,

不用担心因为这是排痰期,

只有痰排出来才会彻底止咳 ,并且不伤肺!



秋天天气转凉,早晚温差加大,也是儿童因呼吸道感染而引发咳嗽的高发季节。


秋天气候干燥、温度变化大,咳嗽是小儿这时候最常见的病症。中医认为小儿咳嗽,病变在肺。


小儿咳嗽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肺脏娇嫩,常有不足,抵御外邪能力薄弱等内在不足。


那当宝宝出现咳嗽时宝妈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呢?




咳嗽小儿推拿具体操作方法


一、头面四大手法:

1、开天门150次

手法: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。

作用:具有调阴阳和祛风解表、开窍醒神的作用。


2、推坎宫150次


手法: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。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,称推坎宫。


作用:疏风解表,醒脑明目,止头痛。




3、揉耳后高骨1~2分钟


手法:用两拇指或两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(隆起的高骨)下方的凹陷处按揉。


作用:可疏风解表,镇惊除烦。

4、揉太阳1~2分钟


手法: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,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。


作用:可疏风解表,止头痛,清热明目。

二、清肺经


从小儿无名指根部推向指尖,100~500次。此法具有清肃肺气、止咳平喘、疏风清热之功。

三、掌小横纹


位于小指根与掌横纹间的细小纹路,揉3次掐1次,操作1~3分钟。此穴为化痰的要穴,尤适用于咳嗽伴有咳痰之症。



四、膻中


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。可局部按揉,亦可以膻中穴为中心,向两侧分推,操作1~3分钟。此穴为气会之穴,能起到宽胸理气、止咳化痰之功。




五、顺运内八卦


位于以手掌心为圆心,圆心至中指根距离的2/3为半径的圆周。操作:按照箭头指示的方向进行圆周推运1~3分钟,具有行气消积、化痰止咳之功,对于咳嗽兼有厌食腹胀之症尤为适宜。




 “五脏六腑皆令人咳”,不能简单理解为除肺咳外,其他脏腑会直接出现咳嗽。


而是咳嗽虽为肺之本病,但在病变情况下,若其他脏腑功能失调,影响到肺气的宣降都有可能发生咳嗽。


《内经》云:“五脏各以其时受病,非其时,各传以与之”,这是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来讲的。


人体与四时季节相应,五脏各有其主时,如“乘春肝先受邪,乘夏心先受邪,乘秋肺先受邪,乘至阴脾先受邪,乘冬肾先受邪”。


因而五脏若各在一定的时令感受邪气,均可引起相应内脏受伤而发病,内脏受损,而后传于肺脏,肺失宣降而生咳嗽。


《内经》还根据脏腑与咳嗽的病理关系分述了五脏咳与六腑咳的特点。


五脏咳证,是指邪犯各脏经脉,

使各脏经脉气血逆乱,并出现相应的咳证。


肺咳:《内经》言:“肺咳之状,咳而喘息有音,甚则唾血。” 

心咳:《内经》言:“心咳之状,咳则心痛,喉中介介如梗状,甚则咽肿,喉痹”。

肝咳:《内经》言:“肝咳之状,咳则两胁下痛,甚则不可以转,转则两胁下满”。

脾咳:《内经》言:“脾咳之状,咳则右胁下痛,阴阴引肩背,甚则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。”

肾咳:《内经》言:“肾咳之状,咳则腰背相引而痛,甚则咳涎。”



    六腑咳证:《内经》言:“五脏之久咳,乃移于六腑”。


胃咳:咳而呕,呕甚则长虫出;

胆咳:呕胆汁;

大肠咳:咳而遗矢;

小肠咳:咳而失气,气与咳俱失;

膀胱咳:遗溺;

三焦咳:咳而腹满不欲饮食。


从疾病传变角度来讲,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五脏六腑之间是相互关联,互相影响的。


咳虽为肺之主要病症,但从整体角度来看,肺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。


肺,受百脉之朝会,故其为脏之长,为心之盖他脏腑发生病变,均会波及于肺,导致肺气上逆而咳。


故张志聪注云:“肺主气而位居尊高,受百脉之朝会,是咳虽肺证,而五脏六腑之邪皆能上归于肺而为咳。”


综上所述,在临床上遇到咳证时,必须结合四时,运用“五脏六腑皆令人咳”的理论为指导,根据“肺不伤不咳、脾不伤不久咳、肾不伤咳而不喘”的论述,既要抓住主症,又要重视兼症,认真分析是直接肺咳,还是间接肺咳;若为间接肺咳,其根本何在?


通过整体辨证,找出病因、病位及其传变关系,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,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。


不能见咳止咳,见咳治肺。


服务热线

400-690-1698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