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科学育儿 >> 妈妈讲堂 >> 浏览文章

孩儿乐提醒: 长夏养脾胃,秋冬少受罪

标签:

端午前后,“龙舟水”肆虐


在这个将热不热的季节,潮湿的空气笼罩着整个大地。降水增多,地气升腾,氤氲缠绵,让人会容易觉得困倦。这个时候是即将进入“长夏”。


▌对于长夏的定义,有三种说法:


《内经》提到的是每个季度的最后18天;

一些中医典籍提到的是农历的六月;
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提到的是夏至到处暑;



从这三个定义来看,端午前后的这个龙舟水都是在为进入“长夏”做好准备,也让身体逐步适应。


“时富长夏,湿热大胜,蒸蒸而炽,人感之多四肢困倦,精神短少,懒于动作……,大便溏而频,或痢出黄如糜,或如泔色,或渴或不渴,不思饮食,自汗体重,或汗少者,血先病而气不病也。”


大意就是说,长夏的时候,地气潮湿,加之又刚好是春天和夏天的交界,天气逐渐变热,阳气蒸腾湿气困于周身,所以人就容易四肢困倦、少气懒言,整个人就是懒懒的,不愿意动,因为湿的特点就是“粘腻”“重着”,所以人都是懒懒的。


长夏,脾胃当令


从四季的从属来说,长夏属土,脾胃主令,这个时候就是脾胃阳气生发的时候。


若是被湿邪所困,就会出现大便溏烂,次数多,甚至泻痢如水糜,有些像泔水的颜色,人会纳差,不思饮食,会出汗,这些就都是这个时候脾胃病的症状,是脾胃偏虚的人在这个时候容易出现的反应。


如果是已经出现了腹泻腹胀的问题,当然最好是去看医生。但是,作为家长,更希望的当然还是能够防范于未然,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“治未病”。



长夏养脾胃,秋冬少受罪



下面就让我们先给宝宝自测下脾胃是否健康,再掌握一些养脾胃的实用方法!


自测脾胃


通过仔细观察肤色、五官、生活状态,就能看出脾胃问题,可对照下面自查:


1:脸色是否发黄


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,可能是脾虚,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、饭后肚子发胀、有腹泻或便溏症状。


如果没有及时治疗,脸色就会逐渐变成“萎黄”,即脸颊发黄、消瘦枯萎,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,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。


2:鼻头是否暗淡


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,以小坑为中心,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、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。


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,表现为特别能吃,但吃完容易饿、消化吸收不好、口苦黏腻等。


3:口唇是否无血色、干燥


脾胃很好的人,其嘴唇红润、干湿适度、润滑有光。反过来说,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、脱皮、无血色,就说明脾胃不好。


4:睡觉时是否流口水


一个人的脾气充足,涎液才能正常传输,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,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,不会溢出。


一旦脾气虚弱,“涎”就不听话了,睡觉时会流口水。如果经常不自觉流口水,可从健脾入手,进行调理。


5:是否便秘


正常情况下,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,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。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,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,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。


6:睡眠是否不好


古语讲,“胃不和,卧不安”。脾胃不好的人,睡眠质量也会降低,出现入睡困难、惊醒、多梦等问题。


7:精神状态是否不佳


脾胃运化失常,容易导致健忘、心慌、反应迟钝等。相反,脾胃健运,能让大脑得到滋养,就会神清气爽、精力旺盛、思考敏捷。


民间有句俗语,“长夏养脾胃,秋冬少受罪”。中医认为,肾是先天之本,脾是后天之本。


其实,健脾护胃是个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,而不是每年到了长夏就小心谨慎,平时就可以胡吃海塞,恣意伤害。只是中医认为“天人合一”,当天时到了一定的时间,就可以配合天时对身体的某一系统重点进行保健。


所以,对于脾胃的保护,我们分为日常保养和长夏来介绍。


日常保养


一:均衡饮食

包括了饮食的种类,不偏不嗜,种类均衡,不需要偏废哪一种,寒热温凉都可以吃,只要适量就可以。


尤其是孩子,稚阴稚阳之体,易寒易热,如果寒热不均衡,很容易有问题。另外就是避免过于辛辣刺激的,不要太硬太难消化的,这样增加了脾胃的负担。现在很多孩子都脾虚,事实上,小孩子的生理特点就是“脾常不足”,他会自己慢慢成长,所以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地在小孩脾胃还很稚嫩的时候,就猛给温补健脾的药物。



二:心情要开朗。

有两种情绪特别容易伤脾,第一种是思,这是脾所主的情志,所以多思就伤脾,所以想东西想多了胃口也会不好的。第二种是怒,肝属木、脾属土,在五行的相克中木克土,本来两者都正常的情况下,相安无事,当暴怒时,肝气横逆,必然就会伤到脾胃。


三:三餐对时。

很多人脾胃不好,是因为三餐不对时,饥一顿饱一顿的,不是撑死就是饿死,这样对胃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。尤其小孩子的脾胃还是在发育阶段,定时的喂养还是很重要的。


长夏保养



第1:甘淡渗湿。

长夏的气候特点就是湿,全国都一样,南方湿的更厉害。对于正常人,在这个季节如果稍觉疲倦、懒言,就用莲子、芡实、茯苓之类甘淡渗湿就可以了。


第2:慎食甜、腻。

粘腻、甜、滞对于脾胃的伤害是比较大的,所以在长夏这个湿重的天下时,就不要再给脾胃增加负担,不要多吃粘腻,甜滞的东西。端午节的粽子,脾胃好的人吃没问题,脾胃虚弱的人就最好不吃,尤其是冷粽子。


第3:不要贪凉。

不管是睡觉不盖肚子受凉,还是过食寒凉湿冷的东西,都会引起脾胃的不适。所以,在空调、冷饮普及的今天,更是要告诫一声,虽然天气已然热起来,还是不要贪凉饮冷。


第4:饮食养脾。

俗话说:“药补不如食补”,通过经常食用养脾的食物,可使脾胃永保康健,这是养后天的根本大法。对于平素脾胃虚弱的病人、老人以及小孩,常吃养脾食物更为有益。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多吃点山楂、小米、鸡内金等健脾助消化的药食两用食材。


中国药典


山楂:消食健胃,用于肉食积滞、胃脘胀满。——《中国药典》

鸡内金:健胃消食,用于食积不消、小儿疳积。——《中国药典》

茯苓: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。——《中国药典》

枸杞子: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——《中国药典》

赤小豆:利水消肿,解毒排脓。——《中国药典》

白扁豆:健脾化湿,和中消暑。——《中国药典》

核桃仁:补肾,温肺,润肠。——《中国药典》

蒲公英: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利尿通淋。——《中国药典》


服务热线

400-690-1698

微信公众号